《社科大法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 -> 《社科大法学》 -> 正文

社科大法学杂志社读书研讨会第三期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1-02-08   点击量:

2021年1月31日晚,社科大法学杂志社第三期读书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期读书研讨会的阅读书目是朱苏力教授所著《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讨论的重点篇目为该书的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读书会在张雯滔同学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社科大法学杂志社全体成员参与了本次会议。会前,同学们对阅读书目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观点,尤其各位主报告人与评议人更是准备充分。这为本次读书研讨会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开场

读书会在主持人社科大法学杂志社社长张雯滔同学的主持下开始。张雯滔同学对老师同学在春节前夕的百忙之中准时参加本次读书研讨会表示感谢,而后简要介绍了本次研讨会议流程。


第二部分:报告环节

随后,社科大法学杂志社的闫元、谭逍遥、王郁茗三位同学分别就《是非与曲直》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共三章内容作主报告。

闫元同学围绕本书第六章,以关于权利保护正当性的讨论为主体进行报告。闫元同学从权利概念本身的角度入手,以拉兹的共同善权利观着重分析了文中新型作品权利保护的正当性,对司法实践中的惯性思维做出了深刻的反思。拉兹的共同善权利观不同于边沁的简单功利,而是试图在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根据拉兹的共同善权利观,权利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的体现,同时还蕴含了对共同善的促进;其超越单纯个人利益的考量为我们界定、保护新兴权利提供了思考的路径。在本文的现实语境下,对戏仿作品等新兴作品形式的保护的讨论不应局限于既有法条的规定,而是应当认真分析戏仿作品自身的价值性,判断其是否对公共利益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推动法律的进一步完善。

谭逍遥同学围绕本书第七章,以《舞剧<红色娘子军>产权争议的法理分析》为主体进行报告。谭逍遥同学就文章划分层次条分缕析,并对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谭逍遥同学就文章的上篇指出涉案法院能动司法影响协议定性的问题,并从三方面讨论了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对实质公平的追求、司法调解制度的影响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就文章的中篇,他指出关于涉案舞剧改编自剧本还是电影的问题,原案的倾向也许陷入了一种以文本为中心的著作权观念;同时他也从“名”和“利”的角度指出,原告即使没有因舞剧改编获得经济利益,至少也因此收获名声。因此,法理应当避免不合情理的溯及既往,对于改革开放前的知识产权实践与相关规范也应当认真、慎重地对待。结尾,谭逍遥同学对本章内容提了四点看法。首先,他认为苏力老师在对判决内容从法理与教义层面进行分析时忽略了对“舞剧《红》得改编已经事实上获得梁信许可”这一重要判决内容的分析。其次,他从《著作权法》“保护表达,而非思想”的角度出发,认为苏力老师过于忽视梁信作为电影文学剧本著作权人的贡献。进而,他从剧本、电影与舞剧三者的关系出发,认为苏力老师陷入了剧本与电影对舞剧的改编创作贡献是一种非此即彼关系的误区。最后,他认为苏力老师混淆了作品与作品的表演这两个概念,舞剧本身并不是作品,而是对作品的演绎。

王郁茗同学围绕本书第八章,为我们提供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论文阅读思路,并从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文章中提及的法教义学和我国司法实践的制度性智慧的问题。王郁茗同学提到法教义学本身并不排斥价值判断,因此不能认为司法中的价值判断就一定是反教义的,是所谓的政策判断;而就文章中提到的一审法院僵化审理,二审应社会舆论再合理更正的所谓“智慧”,他提出审级制度的目的在于权利救济而非司法程序的试错机制。在此之外,他还对文章中“司法的正当性在于民意”、“陪审团的功能在于分权制衡”等命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第三部分:评论环节

在评论环节,王冰鑫同学针对三位主报告人所作报告和本书内容进行评论。

王冰鑫同学指出,对于文章中关于事实原貌的细致剖析和规范解释的独到视角,法律人有时容易忽视。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应注重逻辑梳理与概念界定,更应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思路,与作者共情,从而拓宽我们思维的边界。王冰鑫同学认为,作者对法教义学并没有根本偏见,文章实质上只是反对纯文义解释的方法以及法律教条主义,而非法教义学本身。以法的溯及力问题为例,在很多时候,尤其是针对具体案件的解决,教义学方法并不是绝对万能的,也可能会有意无意忽略一些重要细节。所以,对事实进行细致把握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王冰鑫同学对“审级制度之目的在于权利救济”的观点进行了补充,提到我国诉讼制度中所蕴含的注重实体真实之特点。因此,文章对审级制度的独特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关于前两位报告人重点论述的版权归属与芭蕾舞剧的作品属性等问题,他也谈论了自己的看法。


第四部分:总结发言

最后,方军老师对本次读书研讨会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首先,方军老师重申了读书会的重要意义,强调这不光是一个杂志社成员的集体活动,也是大家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的重要契机。其次,方军老师对主持人、三位主报告人与评议人的表现表示了赞赏与肯定,并要求杂志社的全体成员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阅读认真思考。最后,方军老师建议大家不要以纯教义学的视角来阅读朱苏力教授的文章,而是更多地站在“同情”的立场上理解社科法学的思路,理解文章独特的问题意识和论证思路。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方老师还特别嘱咐同学们做好防护措施,注意身体健康,并预祝大家农历新年快乐。

同学们收获颇丰,意犹未尽。在欢乐的气氛中,本期读书研讨会圆满结束。

撰稿 | 杨绪炜 张宁

排版编辑 | 王芊茹

审校 | 方军 张雯滔

  • 社科大法学院微信公众号

  • 法学院校友办微信公众号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