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
信息中心讯(孟子龙)2019年3月29日下午14:00,政法学院社会学系迎来了新学期第一场学术盛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吴莹老师应邀做客社科大青年社会学者系列讲座。她讲的题目为《如何成为新市民?——新型城镇化下农业转移人口的自我认同和共同体意识》。本次讲座为青年社会学者系列讲座第二讲,由政法学院主办,学生社团社会学社承办,政法学院副教授周少贤老师主持讲座。
吴莹老师
周少贤老师
讲座伊始,吴莹老师讲述了中国城市化的历程。她谈到我国的城市化率在改革开放初期仅有17.9%,到2018年达到59%,可谓高速发展了40年。特别是1994年以后,城市化率更是飞速提升。这些现象背后对应着中国城市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城镇化(1978-1994)。由于实行财产包干制,地方政府大办企业,工业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造成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景象。第二阶段是土地城镇化(1994-2012)。因为国企改革和分税制改革,卖地成了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这一行为客观上扩大了城市规模,促进了土地城市化。第三阶段是人口城市化(2012至今)。“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进城农民的居住方式逐渐从候鸟式转变为定居式。
接着,吴老师讲谈了新市民的城市融入问题。由于农村流动人口缺乏完整的市民权、存在与城市居民的交往障碍和认同障碍等问题,因而与当地居民分裂成了两个群体。从这种情况出发,吴老师用” 村改居”这一典型案例,从空间、组织、经济和人际互动四个维度进行了详细介绍。从空间上来看,” 村改居” 后原有的村庄或拆迁或整合,村民居住地实现了集中化和立体化,人际关系网络重新组合。在组织上,村委会和居委会共同存在,并不断转型,逐步适应从熟人社会治理到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在经济上,一方面是村民难以脱离土地,就业转型困难,另一方面是村集体经济解体,通过把股份制改革引入集体公司的治理,为村民提供了福利。在人际互动中,” 村改居” 加速了人员流动,传统社会逐步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群体认同变得模糊。最后,通过调查,吴莹老师发现新市民存在双重身份认同,即既依赖以往的人际关系,也认同现在的社会生活。
然后,吴莹老师认真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如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对外来人口到底是更加接纳,还是排斥力增强?城镇化是否存在地区差异等,解答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最后,周少贤老师对讲座做了简要总结,她认为这次讲座不仅是知识的分享,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同学们的思考,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探索契机,是一场弥足珍贵的思想旅行。听完讲座的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详细的了解了城镇化这个社会热点问题,思维上深受启发,收获良多。
摄影:张云沛、石普凡
责任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