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讯 2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联合《法制日报》社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017年推动中国互联网法治进程十大事件”评选结果进行了公开发布。该评选活动由主办方于今年2月8日共同发起,从甄选出的15个在互联网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法治事件中,通过专家评审、公众投票等方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选出年度十大事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十多名专家学者及数十家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了发布会。我校副校长、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维教授、法制日报社副总编辑李群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林维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评选的十大事件覆盖面广泛,形式多样,从重点立法到具体案例都有体现,其中包含了四个全国首例案件,都是引起专业人士和大众媒体广泛关注的事件,并在实质上推动了互联网法治进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与会专家分别从评选的重要影响、互联网法治的特点与趋势、具体事件的典型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特别围绕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电商平台打假等问题展开了专题讨论。我校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的刘晓春博士和程捷博士也参加了讨论,并就知识产权保护和电子证据规则等主题进行了发言。专家发言之后,对媒体的提问进行了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会后,本次评选引发了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成为舆论热点。“2017年推动中国互联网法治进程十大事件”具体包括:全国首例电商平台打假案;最高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首次发布;全国双打办发布《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两高侵害个人信息刑事司法解释出台并发布典型案例;全国“组织刷单入刑”第一案;全国首例黄牛抢购软件案;“e租宝”案终审:10人构成集资诈骗罪 两人被判无期;《此间的少年》《鬼吹灯》和《摸金校尉》案:同人作品的法律地位引起热议;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提法引发全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