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讯 2020年1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州市法学会、阿里巴巴集团共同主办的新型互联网犯罪研究与治理论坛在广州开幕。全国部分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广州市各执法部门代表受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教授、李卫红教授、方军讲师参会并作相应发言。
本次论坛由广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谢晓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监余志豪分别发表开幕致辞。
广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谢晓丹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广州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城市,一直高度重视对互联网犯罪的打击和治理,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当下正处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引导的创新时代,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也不断出新。监管机制、制约机制滞后于技术进步,由此带来了很多潜在风险。传统社会治理是基于行政区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而互联网则是跨域跨境的。他表示,新型互联网犯罪打击和治理有赖于广大法律法务界学者、专家、实务工作者群策群力,加强跨界学科协同,推进攻坚研究。
林维副校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问题,我国的网络犯罪案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晚近几年,刑事立法对网络犯罪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完善,两高陆续出台有针对性的刑事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法治工具。然而,有关这一方面的法律应对有时依然空缺、滞后,甚至出现,当法律做好充分应对时,违法犯罪行为已经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自然地消亡,法律干预的必要性在瞬息之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需要立法、司法更迅速地了解技术的进步,调整理念,并且以与互联网时代相称的速度给予反应,以及时实现法益的保护;同时也要求司法能够在罪刑法定原则下,维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平衡,通过解释实现刑法机能的现代化。这些问题在我们这次论坛的讨论和征文的议题中多有涉及,说明了这次会议的学术高度和实践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作为党中央关心支持下建立的崭新大学,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和国家最高智库这一定位,立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四十一年的人才培养传统,努力按照中央指示,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本次论坛在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合作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希望以此次活动作为先导,为推动双方合作探索经验。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监余志豪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近几年,网络犯罪的手法变化快,面临的挑战非常大,仍需要法律界、执法机关、知名互联网企业打破边界,共同聚焦和研讨各类新情况、新问题,探讨治理途径,实现产业+理论+实践的深度融合。
为加强对当前新型互联网犯罪的深入研究,本次论坛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广州市法学会就新型互联网犯罪研究与治理论坛进行了公开征文,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公、检、法等实务部门论文近400余篇。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刑事法教研室初评、外校专家二审,总共评选出一等奖论文 2 篇、二等奖 3 篇、三等奖 6 篇、优秀奖 17 篇。论坛上,主办单位给“新型互联网犯罪研究与治理”优秀论文进行了颁奖。
同时,广州市法学会新型犯罪研究中心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卫红教授、方军讲师、阿里巴巴集团高级专家谢虹燕、虞煜军为中心的研究员。广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谢晓丹为四位新聘的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车浩教授就“网络时代的刑法理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当下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层出不穷的新型互联网犯罪问题,给刑法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更需要广大法律学者深入研究。“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刑法理论,研究更新刑法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时延安就“网络空间的犯罪合作”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提出,从立法论角度,针对网络空间犯罪合作,除已有的法律工具外,应考虑网络规制与犯罪的关系。他认为,网络经营行为要给予全面的法律规制,对违反网络规制(法律义务)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即应作为犯罪处理。未来的社会治理将发生很大程度的转型,互联网公司或将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广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泽涛教授就“区块链电子存证技术”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新型互联网犯罪中的电子证据取证存在刑事抽样取证、涉云取证、跨境电子取证等多个难点。
论坛就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研究、网络黑灰产犯罪研究、网络犯罪罪名适用难点研究分为三个主题单元讨论,来自高校与实务界的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相关议题作主题发言和与谈。论坛最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志远教授作了总结。
撰稿:程伊乔
摄影:会议主办方
编辑:申洁
审校: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