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者|刘仁文教授——《法学杂志》法学人物

发布日期:2023-01-20   点击量:


刘仁文,湖南隆回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后,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1993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刑法学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教研室主任、刑法导师组组长,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曾挂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任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国际刑事法院等访问学者或客座研究员。

刘仁文研究员独著、主编《立体刑法学》等30余部,独译、合译《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等9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200余篇(含英文、德文、俄文、日文、葡萄牙文、韩文等外文论文20余篇),报送内部研究报告100余篇,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二十余顶。获得过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军人才、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刑法学优秀著作一等奖和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研究报告特等奖和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十佳教师(连续十余届)等荣誉和奖励。

刘仁文研究员从事法学研究30年来,在刑法研究方法、刑法基础理论、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政策等多个领域提出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的观点。

其学术标签之一是他的立体刑法学思想。他高度重视刑法与相关系统的关系,主张运用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思维和方法来研究刑法。为此,刑法学研究要前瞻后望(前瞻犯罪学,后望行刑学)、左看右盼(左看刑事诉讼法,右盼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上下兼顾(上对宪法和国际公约,下对治安拘留和其他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内外结合(对内加强对刑法的解释,对外重视刑法的运作环境)。

死刑研究是刘仁文研究员的另一学术标签。迄今他已出版4部这方面的著作:《死刑的全球考察》(译著)、《死刑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独著)、《死刑改革与国家治理》(主编)、《死刑的温度》(独著),发表这方面的论文、文章、专访和内部研究报告数十篇,为死刑制度的改革和相关刑罚制度的完善发挥了较大的决策影响力。

刑事政策也是刘仁文研究员发力较多的一个领域。他于2004年出版的《刑事政策初步》从宏观上对刑事政策的若干基础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此后,在废除劳动教养和收容教育制度、改革强制医疗和收容教养制度、激活特赦制度、实现剥夺人身自由措施的司法化等诸多具体刑事政策领域,他都在理论研究和制度变革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多年来,刘仁文研究员还在刑法结构和刑法法律后果的完善、社会变迁与刑法发展、新型犯罪治理与刑法学知识体系的更新以及如何增强中国刑法学研究的主体性等方面,持续性地产出了一批成果。此外,他的“法律应与诗书通”等学术理念也引起法学界许多同仁的共鸣。

学者感悟∶人除非到最后闭上眼,否则即使前面是完美的,也可能在最后一刻身败名裂。法律人与从事文史哲研究的人相比,离权力更近,面临的诱惑更多,风险更大,需要时时警惕,如履薄冰!


  • 社科大法学院微信公众号

  • 法学院校友办微信公众号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