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在《仲裁法》实施30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作为承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中国仲裁周活动——“仲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讲座,本次活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良乡校区教学楼209举行。

讲座开幕
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孔金萍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苗鸣宇以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资深案件经办人、法学博士田雨酥致辞。参与讲座的嘉宾包括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资深仲裁员宋连斌老师,厚助投资联合创始人、资深仲裁员王家路老师,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法律部部长、资深仲裁员张拉柱老师。本次讲座聚焦新《仲裁法》颁布背景下,仲裁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孔金萍副教授主持讲座
法学院副院长苗鸣宇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仲裁在涉外商事纠纷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并表达了对于同学们积极投身仲裁事业的期盼。田雨酥博士在致辞中,代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向各位嘉宾和同学们表示感谢。她指出国际商事仲裁案件数量在不断攀升,贸仲将继续探索数智化的技术创新路径,为中国仲裁事业贡献力量。

法学院副院长苗鸣宇致辞

田雨酥博士致辞
主旨发言阶段,各位嘉宾围绕“仲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宋连斌教授以“新《仲裁法》下在中国进行仲裁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强调了新法的几个亮点:仲裁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投资仲裁的纳入、仲裁程序的数字化以及临时仲裁制度的引入等。同时,他指出了相应的挑战,包括新法的实施落地问题、数字技术在仲裁领域应用的边界与风险、国际化带来的监管压力,以及对虚假仲裁的治理等。王家路老师则从实务角度强调,实践中灵活运用诉讼与仲裁这两种纠纷解决方式是关键。他详细阐述了诉讼与仲裁的区别、各自的优势与局限,并指出需要熟练掌握二者的基本特性,以便根据案情选择最合适的程序路径。张拉柱老师则结合自身经验,围绕仲裁机构的设立和监管、对不同仲裁机构下仲裁规则的把控、仲裁裁决的救济以及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等问题展开分析。

宋连斌教授发言

王家路老师发言

张拉柱老师发言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嘉宾与参会人员积极互动,解答了大家在仲裁实务和理论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在仲裁实务中运用程序令的实际经验,以及对第三方资助的应用与风险的见解等。在全球化法律服务的大背景下,嘉宾们进一步呼吁并鼓励同学们提升涉外能力与国际视野,为未来职业发展打开更广阔的国际化通道。最后,本次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孔金萍副教授总结发言并向嘉宾提问

同学提问互动

王家路老师答疑

张拉柱老师答疑
编辑:杨书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