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助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 -> 在职教师 -> 按教研室检索 -> 民法学教研室 -> 主任助理 -> 正文

蔡 睿

发布日期:2023-08-11   点击量:

蔡睿,男,1991年生,重庆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讲师。先后于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取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德国海德堡大学访问学者,德国汉堡马克斯·普朗克比较私法和国际私法研究所访问学者(康拉德·茨威格特学者)。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私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北京市物权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


研究领域:民法基础理论、法学方法论、公私法交叉问题


研究成果:

著作:

独著:《显失公平制度的解释论展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

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23年版。

论文:

《违规合同的效力评价:路径与方法》,载《法学研究》2025年第2期。

《论<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中的“强制性规定”》,载《中国法律评论》2025年第1期。

《论债权多重转让的一般确权规则——兼评<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第50条》,载《清华法学》2024年第2期。

《虚假债权转让中债务人的表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763条的解释论展开》,载《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6期。

《民法典施行背景下借名买房的合同效力与权利归属》,载《河北法学》2022年第11期;

《显失公平制度的动态体系论》,载《法治社会》2021年第6期。

《保理合同中债权让与的公示对抗问题》,载《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10期。

《显失公平制度的解释论定位——从显失公平与公序良俗的关系切入》,载《法学》2021年第4期。

《民法典恢复“可变更合同”规则之必要性》,载《北方法学》2020年第1期。

《吸收还是摒弃: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之反思》,载《现代法学》2019年第3期。

《从“两线三区”到“显失公平”:民间借贷暴利规制路径之嬗变》,载《商业研究》2019年第4期。

《分期付款买卖中出卖人解除权的制度构造与立法反思》,载《法律科学》2019年第3期。

《违法合同的效力评价与无效类型》,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9年第1期。

《民法典中连带债务人之一人事项所生效力的制度设计》,载《河北法学》2018年第12期。

《农村土地承包:案件类型、争议问题与对策思考——以常州市G区人民法院审理的253例案件作为研究样本》,载《私法研究》2018年第23卷。

《论“非法人组织”的认定标准——以<民法总则>的颁布为背景》,载《司法改革论评》2017年第2辑。

《论特殊动产物权的变动与对抗——基于<物权法>第24条的分析与反思》,载《私法研究》2017年第21卷。

《政府标准的著作权问题》,载《科技与法律》2017年第1期。


项目情况: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私法互动视角下的违法合同效力研究”。

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后民法典时代合同效力规则的新发展”。

主持:中国民法学研究会青年学者研究项目“违法合同的效力评价与无效类型”。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课题十余项。


获奖情况:

202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和成果奖三等奖

2020年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2019年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8年 第十三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优秀奖(省部级)

2017年 第二届全国土地法制与社会发展博士生论坛论文一等奖

2016年 第七届全国民商法博士论坛论文一等奖

2015年 彭真奖学金

2014年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社科大法学院微信公众号

  • 法学院校友办微信公众号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