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坤

发布日期:2022-04-28   点击量:

董坤,男,山东兖州人,诉讼法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诉讼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第一届中央和国家机关青联常委。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司法部以及中国法学会课题多项。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曾获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董必武法学青年成果提名奖等多个学术奖项。


主要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学、检察学、侦查学。


邮箱:dong-kun@cass.org.cn


主要科研成果:

(一)著作教材类

1.《刑事诉讼法评注·总则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版;

2.《监察与司法的衔接:理论、制度与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3.《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图景》,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

4.《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8年版;

5.主编教材《刑事诉讼法学教程》,当代中国出版社2024年版。


(二)论文类

(一)权威期刊论文

1.《刑事诉讼办案期限:功能变迁与诉讼化改造》,《法学研究》2024年第6期;

2.《认罪认罚从宽中的特殊不起诉》,《法学研究》201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0年第4期转载;

3.《非法拘禁型供述排除规则研究》,《中国法学》201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0年第1期转载;

4.《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路径》,《法学研究》2015年第6期;

5.《检察环节刑事错案的成因及防治对策》,《中国法学》2014年第6期。

(二)核心期刊论文

1.《论对物强制措施与刑事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障》,《清华法学》2025年第2期;

2.《〈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评注》,《法学杂志》2025年第1期;

3.《论“慎捕”的法规范控制体系及实践问题破解》,《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

4.《辩护律师保密权的法教义学分析》,《中外法学》2024年第2期;

5.《少捕慎诉慎押的生成逻辑、内涵诠释与路径展望》,《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6.《刑事诉讼法用语的同一性与相对性》,《法学评论》2023年第1期;

7.《论死刑复核案件中对被告人的法律援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25条第1款第5项切入》,《现代法学》2022年第6期;

8.《规范语境下口供补强规则的解释图景》,《法学家》2022年第1期;

9.《职务犯罪案件缺席审判在监察与司法中的衔接》,《江海学刊》2022年第1期;

10.《监察与司法衔接中的证据问题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7期;

11.《监察与司法衔接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22年第1期;

12.《论监察机关与公安司法机关的管辖衔接——以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为背景》,《法商研究》2021年第6期;

13.《检察提前介入监察:历史流变中的法理探寻与机制构建》,《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9期;

14.《刑事诉讼法解释学:范式转型与体系建构》,《比较法研究》2021年第4期;

15.《被告人死亡案件缺席审判程序研究》,《法学》2020年第10期;

16.《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精准化与法院采纳》,《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17.《构成要件与诉讼证明关系论纲》,《法律科学》2020年第1期;

18.《证据标准:内涵重释与路径展望》,《当代法学》2020年第1期。


  • 社科大法学院微信公众号

  • 法学院校友办微信公众号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联系我们